关于产业链的理论思想,可追溯到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他认为:利益决定分工,而分工因专业化则提高效率。而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德雷·马歇尔将分工扩展到企业间,强调企业分工协作形成产业线及产业链条,从而扩大社会生产,增加财富促进社会繁荣。
我国四十多年市场导向的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产业分工协作共生发展理论得到很好的验证和创新。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发展,“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观念深入人心,充分重视具有核心优势的龙头企业作用,通过相继出台多项有力措施营造优质营商环境,实现与其紧密的合作,从而通过其强大的实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围绕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信用,强化上中下游企业的密切合作关系,推动企业间优势互补,形成产业链与金融协同,为产业整合、企业融资以及资源配置统筹开辟新渠道。而产业链式合作,减少了信息不对称,进一步促进获得增值效益,形成了更具高效性和包容性的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并进一步形成地区性主导产业或产业簇群。
空心—实心—核心—链条
天津注重与产业龙头、核心企业的合作,培育产业生态,为吸引上下游产业聚集提供良好的产业基础。通过认真研究经济发展方向,天津分析各种产业发展趋势,寻找各种可能的合作对象企业,然后从梳理和筛选已在天津注册但无实质落地、并具备产业引入价值的企业入手,了解企业需求、制定针对性方案,促其从“空心”变“实心”,推动企业落地生根;对各区骨干企业、各大科研院所创新型企业、天津市上市公司及拟上市公司等进行摸排梳理,一户一策,“知需求、找对接”,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导入和并购重组机会,促其从“实心”变“核心”,逐步培育其发展壮大;对于天津本土的行业核心企业,助推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引入和落地,促其从“核心”变“链条”,努力打造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仅以天津海河产业基金的实践为例,目前已与超过200家优秀企业和机构建立了联系,仅已达成明确合作意向和合作方案的就有中电科、航天科工、三峡、紫光、海尔、中芯国际、TCL、大族激光等传统行业龙头企业;有京东、阿里、小米、AMD、易车、商汤科技等新兴行业独角兽企业和领军企业;也有泰达集团、中环集团、天津医药集团、天津食品集团、天津港等本地企业。
通过两年多的时间,天津成功串建起来的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颇具代表性。在打造这条产业链的过程中,天津通过海河产业基金成功联合起中芯国际、中电科、中环集团、紫光集团等龙头企业和国内外知名投资机构,先后成立了十几只母基金,并与项目相关的滨海新区保税区、高新区以及北辰区、西青区等,合作开展优质产业项目资本招商,最终汇聚了除上述企业之外的海光、美新半导体等行业龙头企业,在天津已经实际投资84.3亿元,计划投资额达359.7亿元。目前天津半导体芯片全产业链的聚集、虹吸效应日渐绽放,越来越多的关联企业被吸引过来,彼此借势发展,产业簇群日益壮大。
我们研究发现,产业链组织化密度越高,越有利于提升企业研发联盟倾向,也越能为企业带来交流效应、共享效应以及创新效应,创造出产业链整体规模效益。天津通过积极改善营商环境,注重发挥产业基金的撬动作用,搭建靠海河产业基金体系与产业链的协同机制,更加巩固完善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间的联系,增加成熟产业链上各企业的附加值,实现信用的捆绑与提升;发挥其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多结构基金体系,与各条产业链主体企业的协同联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的坚固性和柔韧性,促进形成相系联系越发紧密的产业集群,从而加速推动天津市经济发展。
应时应运而生 快速健康有效
近年来,政府引导基金作为促进“新经济”快速发展、转变财政投入方式的重要工具,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倡导下,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目前市场规模已接近十万亿。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财政与金融联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和引导效应,2017年6月,天津高调正式设立了海河产业基金。
海河产业基金分为引导基金、母基金、子基金三级架构。政府主导成立引导基金后,衍生形成多只母、子基金构成基金体系,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分类管理、注重效益、防范风险”的原则,启动运作,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产业项目。具体而言,市财政出资200亿元人民币设立天津市海河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引导基金注资和市场化募集,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共同发起设立多只产业投资母基金;母基金再通过发起设立若干子基金等方式,进一步放大基金功能,意在聚焦天津作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围绕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推动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做优做强做大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健康、互联网等支柱产业;有效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海洋工程装备、高档数控机床、高性能服务器、国产数据库等产业。
天津大力支持产业基金的发展,组建起以业界精英王锦虹为董事长的投研管理团队,制定出海河产业基金运营完整方案。按照天津市行业概况、产业链和价值链分布等方面进行仔细研究梳理,围绕“十大支柱七大新兴”,制定了“三三三”战略:导向上把握3个核心,“国家政策鼓励”“天津发展需要”“海河投资可行”;方法论上注重3个结合:“优化存量与扩大增量相结合”“前瞻布局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规范管理与高效运作相结合”;投资策略上加强3个重点,“以软补硬”“以新换旧”“以优提弱”。确定了9个方向、33个产业下的270个核心重点企业和1000余个细分投向,以此为基础进行产业链梳理、企业库筛选、投资期布局。在资金、时效等多重约束下,海河产业基金重点投资发展潜力大、比较优势强、弯道超车机会大、产业带动效果好的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5G网络、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通用航空八大主题的相关产业。
海河产业基金通过与顶级投资机构和大型产业资本深入合作,引导社会资本支持天津市实体经济发展。到目前为止,海河产业基金已发起设立母基金28只,其中27只开始投资运营,总规模1159亿元,实缴规模254亿元,包括一批人工智能和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重点项目,例如紫光集团紫光云项目、爱旭科技单晶硅生产项目、华熙生物项目、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板块项目等。通过出资设立母基金投资运作,海河产业基金已为天津引入了108个项目,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68家、中小企业62家、高新科技企业81家。2019年7月11日,清科研究中心在“第十三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上揭晓的“2018年中国政府引导基金30强榜单”显示,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连续两年跻身10强,名列第五。
回看海河产业基金的快速健康发展历程,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幅培育上下产业链和吸引相关产业聚集的良好景象,海河产业基金灵活运用了相关理论,使其发展既有理论基础,也有实践经验依据。可以说,海河产业基金应运应时而生,并迅速昂起“龙头”。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务实的行动,通过运用各种积极政策不断改善营商环境,通过各种产业基金特别是发挥好海河产业基金在建设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和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天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的排头兵,作为中国北方渤海湾畔的一颗璀璨明珠,定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再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本期特邀专家: 陈宗胜(南开大学教授、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院长)李瑞(中国财富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